狠狠的日_www一区二区_99精品99_久久久久综合_aaa在线_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首頁 > 新聞 > 綜合 > 船舷內外 > 正文

北極航道將成“新馬六甲海峽”

2013-11-05 16:45:37   來源:參考消息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預計將于2015年推出強制性的極地水域航行準則,從2016年起開始依據這一準則對極地水域航行進行全面規范。有學者指出,中國作為造船大國、航運大國和遠洋捕撈大國,應該更為積極地參與北極治理法律體系構建,發出中國的聲音,爭取對中國最有利的結果。

航道準則有爭議

北冰洋冰蓋逐漸消失后,人類在北極地區的活動如航運、捕魚、自然資源開發以及旅游等也會逐漸增加。國際海事組織內部近年來一直在討論制定一個強制性的極地航運準則。這一準則內容非常廣泛,涉及極地水域航行的船舶技術標準,針對極地氣候條件的船舶設備要求和海員知識技能培訓、航行規則、導航(產品庫 求購 供應)等等。

作為規范人類海洋行為的國際法律文件,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是適用于北冰洋的最基本法律。但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沒有專門針對北冰洋的條款,只有第 234條,也就是所謂的“冰封區條款”,涉及北極地區。因為是加拿大提出來的,所以該條款又稱加拿大條款。根據這一條款,加拿大和俄羅斯都制定了詳細的國內法,把北冰洋西北航道和東北航道作為具備完全主權的內水航道進行管轄。

不過,加拿大和俄羅斯的主張在國際上存在爭議。例如,美國和歐盟都主張北方航道(北冰洋東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的統稱)是國際航道。此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234條“冰封區”定義——“一年中大部分時間被冰覆蓋的區域”——是模糊的。“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到底是多長時間,沒有給出具體明確的界定。在法律實施上,這一點一直有爭論。

多參與國際對話

中國目前百分之七八十的能源和資源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從國家能源安全和全球戰略角度來看,這是中國的一個軟肋。隨著北冰洋冰的消融,北冰洋東北航道戰略地位日益凸顯。國際學界認為,未來50年內,北極航道將完全打開。

從亞洲走北冰洋東北航道到歐洲,與走經過蘇伊士運河或繞道好望角的傳統航線相比,航程和所需時間都將大大縮短。據估計,在今后8年內,北冰洋東北航道運輸量將增長30倍。到2030年,亞洲和歐洲之間總貿易量的四分之一將通過北冰洋東北航道運輸。

旅居海外的中國國際海洋法學者劉能冶博士說,對中國來講,北極航道未來很可能成為一條新的“馬六甲海峽”。中國如果提前介入,參與對北極治理法律體系的構建,可以保證中國將來能夠很好地利用北極航道。

“目前,北極治理法律體系正在構建過程中。正是我們要謀萬世的時候。中國只有積極參與到這個過程中,才有可能爭取到對自己最為有利的結果。中國現在提出自己是鄰北極地區國家,我們想利用北極航道。但這是遠遠不夠的。”劉博士說,“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234條怎么解釋,極地航運準則怎么制定,怎么適用,中國都應該參與討論。”

要提出北極戰略

在國際上,歐盟在北極事務方面的許多主張與美國很接近,跟加拿大和俄羅斯有很大的分歧。

歐盟在北極地區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在北極地區沒有海岸線。因此,在北極問題上,歐盟只能設法迂回著擠進來。去年6月,歐盟委員會出臺了一個新的歐盟北極戰略,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可持續發展,第二是環境保護,第三是參與北極治理的構建。

最近10年,歐盟拿出兩億歐元用于北極研究項目。挪威很多北極研究機構原來是跟美國合作的,現在都是跟歐盟合作。

劉博士說,歐盟愿意投入,是因為它要獲得數據和信息等資料。要分享國際上的研究數據,就要參與國際研究合作,就要投入資源。

外部世界對中國的北極戰略非常感興趣,也有很多猜測。中國需要提出自己的北極戰略,不光是為了滿足外部世界的好奇心,而是出于自身發展的長遠需要。而北極戰略的制定需要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扎實研究的支撐。